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简介

日期:2013-11-08来源:转载点击:15964 字号:

一、机构沿革

 

为了普及和发展武定县的科学技术事业,1979年成立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为各研究会、学会的联络组织,是县委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助手。业务上受省、州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以来一直与科技局(科委)合署办公,期间分分合合,但始终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直到2005年12月,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及《中共武定县委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科学技术协会正式单设建制独立办公。分设时县科协只有2名编制,后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增加至现在的7名编制8名工作人员。

 

根据州、县党委政府的要求,武定县近城镇、九厂区于1983年8月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高桥镇、猫街镇、白路乡三个乡镇科协于1990年组建,万德、己衣、发窝、田心、东坡、环州、石腊它、插甸八个乡科协于1993至1994年期间组建,共有13个乡镇科协。2006年乡镇撤并工作开始,九厂、石腊它两个乡科协随之取消,目前全县有11个乡镇科协。县乡科协作为最基层的科协工作部门,直接面对农村和广大农民群众,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的建立

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于1979年4月,有会员347人,因历史的原因,第一届科协成立时未召开代表大会,只是设立了机构,县委任命冯春富为第一届科协主席,唐理为专职副主席,杨经田、祁普仁为兼职副主席,王昌、李胜元、文金敏、肖学礼、谢天福、李焕光、万仁介、郭炳荣、何宗贵、李凤英、邵玉先、杨自旺12人为委员。尽管第一届科协的组建程序不完善,但作为科技工作者自己的联合团体,作为党团结和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执行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宣传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于1983年7月18日至2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06名。祁普仁代表一届科协作工作报告,县委李兴福副书记代表县委在会上作了讲话。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和通过一届科协工作报告,总结交流科技工作经验,讨论通过科协章程,选举产生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会。

会议选举县委副书记李兴福兼任科协主席,陈惠祥为专职副主席并兼秘书长,严学成、杨开国、祁普仁为兼职副主席。委员17名:文金敏、田玉华(女)、史邓义、吕敬候、祁普仁、时明辉、李兴福、严学成(白族)、张成义(彝族)、张述松、杨开国(彝族)、杨云彬、杨曰惠、陈树勋、陈惠祥、谢天福、潘治兴(苗族)。

 

(三)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92年1月16日至18日在武定县城召开,出席代表98名,特邀代表44名。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1、听取和审议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2、选举产生县科协第三届委员会;3、修改科协章程。在会议上,县委书记延荣科代表县委、政府作了讲话,贺云春代表县科协二届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民主选举产生了武定县科协第三届委员会,选举贺云春为主席、万仁介为副主席、姚建明为秘书长。委员15名:万仁介(女)、尹国芬(女)、王加煜、肖孟亮、余潮江、李伟、李盛元、李焕光(彝族)、杨富从、陈树勋、金绍荣、贺云春、胡正邦、姚建明、刘德昌。

 

(四)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于2003年11月18日至21日在武定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60名。大会设主席团成员10名。大会的主要议程是:1、听取和审议《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2、选举产生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3、通过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决议和第四届科协章程(草案)决议;4、表彰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会议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5名,选举魏建国为第四届科协主席,李武为专职副主席,李德怀、常加荣为兼职副主席,罗绍德为秘书长。

 

(五)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28日至30日在武定县委小礼堂召开,出席代表120名,特邀代表20名,列席68名。大会设主席团成员16名。楚雄、禄丰等9个县市科协及禄劝县科协领导到会指导。在大会开幕式上,州科协主席夭建国、县委副书记李思恒、副县长周云志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讲话。妥光有代表第四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1、听取和审议《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2、选举产生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委员会;3、通过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决议和第五届科协章程(草案)决议;4、表彰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大会民主选举出武定县科协五届委员会委员27名,常委13名,选举妥光有为五届科协主席,李武、李洪冰为专职副主席,常加荣、普自强为兼职副主席,李洪冰副主席兼任秘书长。常委名单为:文忠(傣族)、龙德武、付志跃、李武、李有志、李洪冰(彝族)、杨庆亮(彝族)、妥光有、张继兰(女)、郭立结(彝族)、常加荣(彝族)、普自强(傈僳族)、詹成功。

 

二、主要工作及重大活动

自成立以来,武定县科学技术协会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围绕中心、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出成效”的工作思路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以加强和改善城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乡科普、农函大培训、农协会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为重点,搞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切实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着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完成“非正规教育”项目,在近城小学实施了“英特尔求知计划”,开展了“三工程、五创建” 项目。着力实施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的作用,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科技三下乡”等为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和手段加强城乡科技培训,优化科普工作大环境,营造浓厚的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我县全民科学素质。

 

(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1、认真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按照省委组织部云组发[2002]8号、州委组织部楚组发[2002]4号文件精神,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研究制定了《武定县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2002-2006规划》,建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培训措施和管理制度。通过全县各级组织的配合、努力,圆满完成了规划任务。五年间,全县投入经费195万元,以55岁以下的农村党员和不是党员的村、组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培训对象,共举办农村党员、干部培训608期,培训28896人,是《规划》任务数的412.8%。经过培训,使参训人员达到了“接受一次系统知识培训、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获取一份《绿色证书》、提高一部分党员的学历档次”的“四个一”目标任务,并使其中的骨干逐步达到农村技术员、助理技师、技师水平。通过“素质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指导服务农业生产的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经济发展“领路人”,进一步增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及时制定当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人口、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科学素质的提升作为重点,形成党政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有力、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良好格局,切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3、认真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按照楚组通[2007]43号文件精神和五年培训9000名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即每年培训1800人的要求,及时成立了武定县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武定实际制定出2008-2012年五年工作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培训方式、具体措施和组织管理办法,从培训阵地、教师队伍、培训经费、制度建设上抓落实,四年来共完成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295期7868人。

4、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每年都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月”、“科技三下乡”活动为契机,以展出科普展版、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开展科技咨询等方式,组织有关单位及科普志愿者在县城及乡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努力构筑“大群团、大科普、大宣传、大协作”的工作格局。

 

(二)农民专业协会工作

根据州政办发[2000]101号“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武定县从2002年发展起第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来,截止2010年12月30日止,武定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己发展到198个,共有会员8494人,其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42个,共有成员数7512人,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共有成员数982人,带动农户24728户。在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其中县级农技协14个,乡级农技协21个,行政村级农技协59个,自然村级农技协48个。由法人创办的有9个,由经纪人和行业大户创办的有120个。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按专业划分:种植业有63个;养殖业有57个;林果业有11个;服务业有16个;用水户协会有43个;其他专业类型有8个。按服务内容划分:产、销一体化的有65个;技术信息服务的有99个;其他形式的34个。经过民政社团法人登记的协会共有11个。2008年,武定食用菌协会、武定壮鸡养殖加工协会被列为楚雄州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2010年武定绿源山猪养殖协会、田心火腿加工营销协会被确定为楚雄州第二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为武定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活力,在运用、推广、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农函大工作

武定农函大招生培训始于1991年,开办烟草培训班1个,招收学员29人,1993年楚雄州农函大武定辅导站正式建立,乡镇设办学点,当年开办5个专业18个教学班,招收学员544人。2008年“楚雄州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武定县辅导站”更名为“楚雄州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武定县分校”,乡镇设辅导站,村委会设办学点。从1991年办学伊始至2011年,21年以来共招收学员20019人,办班417个,开办专业30余个,结业学员19751人,结业率达98.5%。在招收的20019名学员中,党员4983人,团员1388人,基层干部5113人(次),少数民族10113人,妇女4735人,残疾人39人,退伍军人563人。通过不断的招生培训工作,使我县的农函大办学遍布全县11个乡镇的90%以上村委会,在广大农村营造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的良好氛围,广大群众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素质和致富技能明显提高,一批优秀学员、辅导教师、工作者受到了省科协、省农函大的表彰,一大批学员在农函大教学的辅导下依靠科技致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具有武定特点的众多产业活跃在广阔的市场上,为我县重点产业、传统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四)农职评工作

按照州政办[1998]4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晋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武定县科协从1998年评定万德乡农民石雕艺人付智远为雕工技师开始,14年来共评晋农民专业技术职称2138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28人,助理技师252人,技术员1854人,助理技术员2人。通过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晋,调动了我县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培养、选拔、开发了一批“永久牌”的乡土人才,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储备了人才。

 

(五)科普示范创建工作

2006年在东坡乡所所卡村委会开展“科普富民示范村”、在狮山镇桥头厂科普示范基地开展“科普兴农示范园”、在武定春江珍稀食用菌有限公司开展“科普创效示范企业”、在狮山镇西门社区开展“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在近城小学开展“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活动;07年创建了狮山镇吆鹰村委会大石房村科普富民示范村、云南白药集团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有限公司科普兴农示范园;08年创建狮山壮鸡养殖加工示范场科普创效示范企业,使我县的创建单位达到11个。2007年,狮山镇吆鹰村委会大石房村被命名为“云南省科普富民示范村”;2008年武定县壮鸡养殖示范场被命名为“云南省科普创效示范企业”。通过科普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应用推广,发挥了科普示范带动和辐射功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了新兴产业,为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积极争取和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2007年至2010年共争取到各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19个,其中: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表彰对象2个,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2个,省级科普项目1个,州级科普惠农兴村项目13个,共下达项目资金74万元。具体实施情况为:2007年争取州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五个一”项目5个:分别在狮山镇陈官、狮山村委会,白路乡白路村委会,插甸乡插甸村委会,高桥镇花桥村委会实施,项目资金各1万元,共计5万元。2008年度争取到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七个一”项目一个,在高桥镇海子村委会实施,项目资金5万元;争取到州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五个一”项目4个,项目资金各1万元,分别在高桥镇马鞍村委会、猫街镇永泉村委会、狮山镇香水村委会、插甸乡康照村委会实施。2009年度争取到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奖补项目一个(武定壮鸡养殖厂),项目资金20万元;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七个一”项目一个,项目资金5万元,在猫街镇白子村委会实施;省级科普培训项目一个,项目资金6万元。 2010年度争取到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农协会”奖补项目一个(武定食用菌协会),奖补资金20万元;争取到省级科普惠农兴村“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项目1个(绿源山猪养殖协会),项目资金5万元;州级科普惠农兴村“五个一”项目四个,项目资金各1万元,分别在狮山镇西和、狮高村委会和猫街镇猫街村委会、高桥镇老滔村委会实施。所实施的项目分布在6个乡镇,占全县11个乡镇的45﹪;实施村委会15个,占全县126个村委会的12﹪;211个村民小组,占全县的13.4﹪;共服务群众10482户,占全县户数的16.8﹪;人口41981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6.8﹪。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的实施,使我县15个项目村委会完善了科普设施,有了固定的科普宣传员,扩大了科普宣传面和基层科普网络,同时也扩大了科协工作的影响力。通过宣传科普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当地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以及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七)青少年科技教育

武定县科协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团结、组织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和广大青少年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一是完成2000年至2005年第六期非正规教育项目,抓住武定县被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第六期非正规教育项目县的机遇,严格按照省项目办的要求,在狮山镇的九厂、陈官和插甸乡的插甸、哪吐、康照5个村委会开展项目,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实践具有创新特色的方法,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并通过了中国科协和省科协的应收。二是与省青科中心联合,认真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活动,邀请云大、民大等高校相关专家到近城小学等学校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技传播互动活动。三是以近城小学、插甸希望小学和九厂中学三所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为依托,每年开展科技夏令营、科普绘画、科普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创新活动,把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又推送参加省州科技创新大赛,县科协还出台了政策,对在省州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选手进行奖励。

 

(八)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和学(协)会管理指导工作

一是按照科协章程和《社团管理条例》,加强学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力所能及地帮助学(协)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是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听取意见建议,以提案、建议等方式及时向县委政府反映,充分发挥科技界参政议政的权利和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组织推荐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参加省州优秀论文交流评选,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知识更新、施展才艺的平台;四是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人员名录

 

 

(一)武定县科协历任主席、专兼职副主席

 

 

任 职 起

止 时 间

 

冯春富

 

云南武定

主  席

1979.04—1979.11

唐  理

 

 

 

副主席

1979.04—1980.11

杨经田

白族

 

大理

副主席(兼)

1979.04—1980.08

祁普仁

 

 

 

副主席(兼)

1979.04—1983.07

 

 

 

 

李兴福

 

安宁

县委副书记兼主席

1983.07—1984.07

李 瑚

彝族

 

禄劝

县委书记兼科协主席

1985.02—1987.11

 

 

 

 

 

空缺

1987.12—1988.06

付佐成

大专

云南武定

主  席

1988.07—1990.09

贺云春

初中

云南武定

主  席

1990.10—1992.01

陈惠祥

 

 

曲靖

专职副主席

1983.07—1988.07

严学成

白族

大学

大理

副主席(兼)

1988.01—1989.12

杨开国

彝族

中专

云南武定

副主席(兼)

1988.01—1992.01

祁普仁

 

 

 

副主席

1988.01—1988.07

陈惠祥

 

 

曲靖

副主席兼秘书长

1983.07—1988.07

 

 

 

贺云春

初中

云南武定

主席

1992.01—1992.08

付佐成

大专

云南武定

主  席

1992.09—1993.05

周玉洪

大专

云南武定

主  席

1993.06—1997.08

姚建明

回族

大专

云南武定

主持工作

1997.09—1998.04

魏建国

 男

大专

云南武定

主  席

1998.05—2003.10

万仁介

大专

四川

副主席

1992.01—1993.02

尹国芬

中专

云南武定

副主席

1993.05—1997.11

李  武

大专

云南武定

副主席

2002.02—2003.10

姚建明

回族

大专

云南武定

秘书长

1992.01—1998.04

 

 

 

 

魏建国

大专

云南武定

主  席

2003.11—2004.07

李德怀

傣族

大学

云南武定

主持工作

2004.08—2005.03

段加俊

大专

云南武定

主  席

2005.04—2006.02

妥光有

中专

云南武定

主  席

2006.03—2007.10

李  武

大专

云南武定

副主席

2003.11—2007.10

李德怀

傣族

大学

云南武定

副主席(兼)

2003.11—2007.07

常加荣

彝族

大学

云南武定

副主席(兼)

2003.11—2007.10

罗绍德

大专

云南武定

秘书长

2003.11—2007.10

 

 

任 职 起

止 时 间

 

妥光有

中专

云南武定

主  席

2007.10—

李洪冰

彝族

大学

云南武定

副主席

2007.10—

李  武

大专

云南武定

副主席

2007.10—2008.11

常加荣

彝族

大学

云南武定

兼职副主席

2007.10—

普自强

傈僳

大学

云南武定

兼职副主席

2007.10—

李洪冰

彝族

大学

云南武定

副主席兼秘书长

2007.10—

 

 

(二)武定县科协机关现职工作人员

 

姓名

性别

民族

学历

出生

年月

参加工作时间

职务或岗位

妥光有

中专

1962.10

1983.04

主  席

李洪冰

大学

1973.12

1996.01

副主席

宋  祥

大学

1968.07

1988.07

办公室主任

李  武

大专

1957.10

1981.07

农协会股

杨宗荣

大学

1968.03

1988.12

农函大股

张冉婕

大专

1974.10

1993.04

财会

李锦山

中专

1963.10

1984.08

青少年科教

张荣国

中专

1975.12

1992.08

驾驶员

 

 

(三)乡镇科协历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

 

近城镇科协:

主席:周有富  傅朝寿  张建明  李祥生  李松禄  李琼惠  李洪亮  胡友邦  阳庆富

副主席:朵正华  汤兆芬  石忠祥  普自宣  曹兴梅

秘书长: 张启富

狮山镇科协:

主席:阳庆富  龙德武

副主席:贺有文  李文洋

秘书长:张启富

九厂乡(区)科协:

主席:沈发明  王庭孝  张远德  余志勇   何正兴  冯  毅  徐  强

副主席:肖孟华  石义高  张豫云  李梅  黄志武  余海潮  杨文彬

秘书长:毕玉峰  曹登宇

高桥镇科协:

主席:杨培义  刘发军  李建华  李有志  董映全  周廷质  刘永康  杜春宏  张俊富

副主席:白绍森  李建华  白爱纯  李慧  付兴有

秘书长:李加元  杨加宏  杨晓娟  张志友

猫街镇科协:

主席:曹兴发  杨学敏  罗守恭  李琼惠  廖天荣  阳庆富  李建平  张建明  郑钧  邵成佳

副主席:张明周  徐爱民  方志明  张驭春  胡祥章  杨汉卫  李廷峰

秘书长:李和光

插甸乡科协:

主席:代天和  杨建华  韩正权  方晓华  普正祥  邵显舒  刘彪

副主席:闫克先  许嘉芳  蒋开良  余海洋  李自辉  晏自军

秘书长: 杨选高

石腊它苗族乡科协:

主席:陈锡俊  杨占武  白绍森  杨明发  鲁自福

副主席:金光德  李玉勋  妥光有  朱宪荣

秘书长:杨新荣  毕芹秀

白路乡科协:

主席:张文兴  张文明  廉荣山  李文斌  鲁自福  杜春宏  张加亮

副主席:李学忠  廖天荣  何加荣  周天德  松绍先  郎永舟  张丽翠

秘书长:杨世林  李世富  杨学智

东坡傣族乡科协:

主席:李建松  毕会兵  伍建昌  杨明发  妥光有  杨添荣  刘东宇

副主席:张文顺  杨太忠  李志萍  杨军  张建军

秘书长:杨福顺  沈富琴

田心乡科协:

主席:李成忠  姚建明  胡显文  刘纯明

副主席:妥光有  杞会珍  钱国林  许明  李洪冰  杨恒

秘书长:刘洪坤  李晓薇  王秀琼

环州乡科协:

主席:张文明  李茂学  申继承  周廷质   陈选良  龚世雄  苏兴禄  陈  洁

副主席:胡向东  刘翠友  普贵全  普会聪  莫鲜梅  周清祥

秘书长:张宏先

发窝乡科协:

主席:王加金  余和祥  刘卫华  杨云彬

副主席:高崇彬  李玉光  李正文  普正祥  李自辉  晏锦贤

秘书长:王才华  杨世学

万德乡科协:

主席:李正武  凤超祥  尹明友  任宗耀   付志跃  张建先  陶光建

副主席:尹明友  谢国彩  朱学溢  杨培武  余贵银

秘书长:尹茂友  张成荣  何忠武  申惠莲

己衣乡科协:

主席:陈正荣  段加俊  郑钧  余海洋

副主席:张文顺  沙跃武  沈福海  杨金平  熊芮  郝群涛

秘书长:张世松  拥进聪  杨景坤  凤琼芬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